这段时间,我当真阅读了《红色延安的故事》一书,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和事迹纷纷呈现在面前,好比理想信念高于天的刘志丹,好比抛却了优渥的糊口前提奔赴延安投身抗战的白刃、钟萍,好比《黄河大合唱》,好比《囚歌》……该书展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革命精神、政治品质和优良作风,以及他们用一生的经历诠释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一种以苦为乐的乐观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精神支柱和气力源泉。作为一名80后入党积极分子,我深刻地感觉到弘扬延安精神在当下时代的价值和意义。
《红色延安的故事》读后感——延安文化培训
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提高前辈性的精神动力。共产党员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气量心胸就开阔了,就能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革命先烈在生与死的考验眼前所以能够威武不屈,就是由于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矢志不移。而在今天,作为一名国有企业的员工,我发现身边有很多人,固然赚钱没有外企多,待遇没有国外好,但他们仍旧兢兢业业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国防事业、航天事业、能源事业甘于坚守和奉献。这是由于他们都是党员干部,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激励。
延安时期,党领导泛博边区军民开展出产自救的大出产运动。他们吃小米、住窑洞、穿补丁衣服、开荒种地、纺纱织布,击败了无数艰难险阻,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关闭,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今天,这种精神依旧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
当今社会正处于发展和改革的枢纽时期,有很多新的事物快速泛起,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赋予延安精神新内涵、新思惟、新特征。我们或许没有机会再像延安时期的前辈们那样用自己的一生去书写艰苦奋斗的故事,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去诠释什么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唯有以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努力立异、不断改进的工作立场,去继续和发扬他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延安精神。